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84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94篇
综合类   369篇
基础理论   69篇
污染及防治   60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湖北省湿地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湿地类型多,面积较大,河、湖湿地系统是主要的湿地类型。湖北湿地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调节功能,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景观。近年来,湖北省湿地保护面临人口增长的压力,围垦、污染和过度开发等对湿地保护构成了严重威胁,湿地环境遭到干扰和破坏。加强湿地科学的研究,保护管理好湖北湿地及其生态环境,实现湿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是湖北省2l世纪环保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which raised concerns about potential threats to biological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In this study,the phosphorus removal performance,enzymatic activity and microbial population dynamics in constructed wetlands(CWs) were evaluated under a long-term exposure to Ag NPs(0,50,and 200 μg/L) for 450 days.Results have shown that Ag NPs inhibited the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y in a short-term exposure,whereas caused no obviously negative effects from a long-term perspective.Moreover,in the coexisting CW system of Ag NPs and phosphorus,competition exhibited in the initial exposure phase,however,cooperation between them was observed in later phase.Enzymatic activity of acid-phosphatase at the moderate temperature(10–20°C) was visibly higher than that at the high temperature(20–30℃) and CWs with Ag NPs addition had no appreciable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icrobial richness,diversity and composition of CWs were distinctly affect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exposure time at different Ag NPs levels.However,the phosphorus removal performance of CWs did not decline with the decrease of 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s),which also confirmed that adsorption precipitation was the main way of phosphorus removal in CWs.The study suggested that Ag NPs and phosphorus could be removed synergistically in the coexistence system.This work has some reference for evaluating the influences of Ag NPs on the phosphorus removal and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m in CWs.  相似文献   
3.
以闽江河口塔礁洲感潮淡水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inn.)湿地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2、4、7和9月每月均在连续2个小潮日内向研究样地施加人造海水和Fe(OH)_3溶液,研究短期的盐水入侵及Fe(III)浓度增强对河口感潮淡水湿地土壤反硝化速率及理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的盐水入侵、Fe(III)浓度增强对河口感潮淡水沼泽湿地土壤反硝化速率的影响不显著,然而,盐水和Fe(III)共同施加会显著提高湿地土壤反硝化速率,与对照(CK)相比,盐水和Fe(III)共同施加可使土壤反硝化速率提高270.9%.盐水入侵、盐水和Fe(III)共同施加均可显著提高湿地土壤、间隙水的电导率及Cl~-、SO_4~(2-)的含量;Fe(III)浓度增强可显著降低土壤和间隙水pH值,同时显著提高土壤三价铁含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互花米草入侵对长江河口湿地土壤碳动态的影响,利用配对的试验设计在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的高潮滩和低潮滩各设置1条入侵种互花米草与土著种的配对样线.结果表明,与土著植物相比,互花米草入侵显著增加了长江口湿地的植物碳库、土壤微生物碳、土壤总碳库和有机碳库,而对占土壤总碳库60%以上的无机碳库无显著影响,意味着互花米草入侵导致的土壤总碳库改变主要是通过增加土壤有机碳库来实现的.高潮滩互花米草和芦苇群落的年均土壤呼吸强度分别为(210.02±4.90),(157.79±6.39)mg/(m2·h);低潮滩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群落年均土壤CO2排放速率分别为(157.41±5.27),(110.90±5.16)mg/(m2·h),表明互花米草入侵显著增加长江口湿地的土壤呼吸.上述结果意味着互花米草入侵同时增加土壤碳输入和碳输出,但入侵也显著增加了土壤碳库表明入侵增加的土壤碳输入显著高于增加的土壤碳输出.本研究表明互花米草入侵可能会增强了长江河口湿地的土壤碳汇强度和固碳能力.但仍然需要长期系统的监测研究,以便全面定量评估互花米草入侵我国滨海湿地的综合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由潜水含水层、在海底延伸的承压含水层和介于其间的弱透水层构成的滨海含水层系统中,弱透水层的弹性储水以及含水层的海潮荷载效应对承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海底弱透水层延伸足够长时,它的弹性储水对承压含水层中的海潮引起的水头波动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汕头港湾附近水域的潮流特征,由于拦沙堤的建成及港池附近河道变窄而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在取得现场实测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沿深度平均的二维浅水潮波方程,对该水体的潮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重现出潮流场在一个潮周期中的变化过程,分析潮流对污染扩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自然地理、海洋动力、生物等特征!本文研究受大河作用的大丰潮滩地貌、沉积过程,讨论老黄河和长江对该潮滩发育的影响和潮滩生物群落空间分布及演变规律。本文评价了大丰潮滩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它们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出把目前受到强烈改造、过度利用的模式改变为顺应潮滩自然演变、有步骤合理开发利用潮滩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作者前文所建立的狭窄海湾潮交换的分段模式的合理性由矩形海湾数值计算结果得到验证,并被应用于象山港海湾水的更新周期估算  相似文献   
9.
Kuo 和 Neilson 的分区段潮交换模式基于 Ketchum 潮冲程理论划分区段,并以各断面的回流系数来反映区段间的交换特征,是一个适合于狭长小潮湾沿程水交换近似估算的简捷有效的模式。本研究对该模式中的混合过程物理简化方式作了更为合理的修正,即引进了“内湾各相邻区段间水体混合交换同时发生”的设定。同时,基于对交换率概念的系统分析,本文还对模式中最重要的特征参数回流系数的特性及其简化确定方法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江苏王港地区现代潮滩地貌发育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淤泥质潮滩是人类活动的强烈地带,江苏王港地区淤泥质潮滩宽广,由于人工引种大米草,滩涂围垦,大丰港的修筑,影响了王港地区原有潮滩发育的动力机制。王港地区生物分布和地貌特征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由于植被的促淤作用,王港地区潮滩南部垂向淤积速率较北部大;研究区内潮水沟的发育有两种类型。即泥滩带上的块体崩塌溯源侵蚀和零星分布的米草滩上的洞穴塌陷溯源侵蚀形成潮水沟;潮间带下部实测平均涨潮流流速小于平均落潮流流速,而涨潮平均含沙量大于落潮平均含沙量,潮间带下部潮水往复流及旋转流的作用在滩面上形成了双向波痕,陆地向海推进速度随着泥沙供给的减少以及滩面高程的降低而减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